昨天在FB上面徵問題後,
感謝小鹿斑比的捧場,丟了個問題給我~
【其他先馬賽克一下】
因為這個問題不屬於原本的分類,
索性就來開個新分類吧!不過話先說在前頭…
小榮並不是啥攝影或者藝術科系畢業的,所以我盡量避免用術語…
而是用一些比較白話(白爛)的方式來寫這類的文章,
也盡量以貼近生活實用為主,想要正規的教學文請另行搜尋…or看書~= =+
Well~回到正題吧!關於圖片說的第一個問題,
請原諒小榮無法馬上回答你(下一篇就會回答了~),
而是要先講一下攝影的入門-快門&光圈。
快門?光圈?那是蝦咪?好像常聽到這二個名詞耶!
廢言!沒有他們就無法拍攝出一張照片啊!
所謂的快門,就是很快的門…如果我這麼說我會遭天譴,
其實就是相機裡面一個像簾幕(不是蓮霧)的東西,
打開後就會讓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-以前的話就是底片-進行曝光,
然後就是把影像寫進去囉!
【簾幕…簾幕…簾幕…不是蓮霧】
這邊要提醒的是,一般我們會提到快門速度,
指的就是打開後到關起來的這段時間,
而它的預設單位是「1 /?秒」喔~(念做「?分之一秒」)
來~有圖為證:
【這樣是表示快門速度為:1/100秒,不是100秒】
如果是超過一秒的,基本上都會多加一個符號:「 "」
【這樣就是代表4秒,基本上這種速度都要用腳架了】
會被稱為快門,應該說打開到關起來的這段時間很短、很快,
所以才會這樣稱呼吧...^^
===========Sky的白話文插播===========
之前有人問我說快門速度的差別,思考三秒鐘之後我這樣回答:
1/1000的快門→啪啪
2"的快門→啪~~啪
當然這只是用狀聲詞來表示,
之後會陸續(假設有再繼續寫相關文章的話)會用照片詳細解釋
==============插播結束==============
以上就是快門的初步認識,接下來輪到光圈囉!
所謂的光圈,就是決定要讓多少光線進入相機的地方,
一般的消費相機可能不太容易看到~(大都是看螢幕顯示的數字)
Don’t worry~~這邊秉持的有圖有真相的精神,
來看一下圖囉~(感謝Nikkor 50mm f1.8擔任此次的模特兒)
【光圈大小為:f 22】
有沒有看到?中間框框內的小洞就是光圈的啦!
恩…一般在拍很少去調到這麼小的光圈~讓我們再看下一張圖:
【光圈大小為:f 2.8】
喔喔喔喔~~好大的洞啊!
這就表示進光的量比上面那張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!
等等…好像哪邊怪怪的?
為什麼「2.8」會比「22」還要大啊?
沒錯~這也是很多人一開始會搞混的地方,
要記住…「數值越大,光圈越小」喔!
那…拍起來有什麼差別?
詳細的話看以後會不會寫到~
光是快門光圈的搭配就可以寫不少東西了…Orz
在這邊就讓小榮以最簡單最白話最直接的方式說明-看圖:
(以下二張照片拍攝環境一樣,用來比較f14和f1.8的差別)
這是光圈值 f 14,可以看到背景還可以辨識出來。
讓我們看看下一張~
喔喔喔~調到 f 1.8 後,背景已經模糊啦!
各位!有沒有熟悉的感覺?沒有的話讓小榮來說~
有時候人家會說「淺景深」,指的就是光圈開大一點,
拍攝出主體清楚而背景模糊的照片。
很多人把妹很喜歡用這招,因為主體(通常是美眉)是清晰,
但是背景卻是模糊,可以用來突顯主題(美眉)的拍法。
(對!我就是看不起有人揹著單眼招搖撞騙拐不了解的人)
很厲害嗎?哪有…不過是調光圈罷了…(  ̄ c ̄)y▂ξ
===========Sky的白話文插播===========
光圈開越大(就是數值越小),背景會越模糊~
詳細的話還是留到以後再寫。
但不是背景模糊就叫做「很厲害的技巧」,想想看...
如果你到一個著名地標拍照,結果背景是模糊的...像樣嗎...= =+
==============插播結束==============
不過要背景模糊除了大光圈外,還是有其他的拍法啦~
不然也不是每一台相機都能開到那麼大的光圈…
同樣的…有機會的話以後再補充,
必要時再來戳破一些招搖撞騙的把妹手法…= =+
呼~打了第一篇,講了一下光圈和快門後,
可以開始回答斑比的問題囉~究竟…蝦咪是定焦,蝦咪是變焦鏡頭?
有緣的話下一篇見!
PS:
之所以會先寫光圈快門,是因為鏡頭上有一些標示,不先說的話可能會霧煞煞…^^”